查看原文
其他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与实现共同富裕——基于税收制度改革的思考

国际税收 国际税收 2024-03-06


作者信息

徐曼(中共珠海市委党校)

黄靖(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邓创(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


文章内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刻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及本质要求,并基于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重要研判,在明确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为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提供了理论指引。税收是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于调节居民收入和财富分配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正确理解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提出缘由,牢牢把握当前中国收入分配与财富积累的主要特点,深入探讨共同富裕目标下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更好发挥税收对财富积累机制的规范和调节作用,成为新发展阶段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

一、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提出的深层次缘由“双支柱”国际税改方案是国际税收规则近百年来的最大变革,由于支柱一金额A设定了200亿欧元的销售收入和10%利润率门槛,并将采掘业和受监管的金融业排除在外,因此范围内的跨国公司数量相对较少。目前情况下,支柱一对我国跨国公司影响相对有限。支柱二未设置行业限制,适用范围是全球收入达到7.5亿欧元以上的跨国企业,这将对跨国税收分配产生较大影响,跨国企业应及时跟进业务所在区域的税改动态和立法进程,主动评估潜在影响。

(一)基于全球不平等的典型事实

  近年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日益凸显。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美国前1%高收入群体收入占全体居民收入的比重为8.5%,而2018年这一比重提高到19.8%(刘元春等,2022)。《2022年世界不平等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占据了全球收入的52%,最贫穷的50%人口只赚取了全球收入的8.5%。相比之下,全球财富不平等远比收入不平等更严重。全球最贫穷的50%人口几乎不拥有任何财富,其财产只占全球财富的2%,而最富有的10%人口占有全球财富的76%(如图1所示)。而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财富不平等状况。据瑞士信贷银行估计,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所拥有的财富在全球总财富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43.9%增加到2021年的45.6%。2021年,美国收入最高的1%家庭总资产高达36.2万亿美元,首次超过占比为60%的中产阶级的财富总和。全球不平等,尤其是财富不平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收入差距问题有所缓解,但仍不容乐观。按居民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显示,1989—2008年我国收入基尼系数呈现在波动中快速上升的态势,并于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此后十余年由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的实施,收入基尼系数在波动中有所下降,于2021年降至0.466(如图2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国收入基尼系数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进一步地,从区域层面来看,全国居民按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表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对平稳或有所下降,但东部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见图3)。从城乡层面来看,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收扩距”现象同样突出(见图4),即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明显下降,但绝对差距有所扩大。

  在累积效应下,我国与世界整体情况一样,也呈现出财富差距比收入差距更加突出的现象。我国财富基尼系数从2000年的0.599持续上升至2015年的0.711,随后有所缓和,但2020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再度上升至0.704。虽然由于财富具有累积性,财富基尼系数与收入基尼系数不能直接比较,但财富基尼系数高于0.7依然意味着存在比较大的财富差距。世界不平等数据库(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WID)数据显示,我国个人净财富排名前1%居民所占的财富份额从1995年的15.8%上升到2009年的31.1%,虽在2013年降至27.3%,但之后又逐步上升,到2020年已升至30.6%。财富分化易滋生的社会流动性放缓、财富代际传递加强、社会阶层分化固化等问题值得警惕。  (三)基于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外延  从概念与内涵来看,共同富裕是消除了贫穷和两极分化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包含“富裕”和“共同”两个维度。其中,“富裕”意味着物质丰富、精神富足和生活宽裕,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共同”则意味着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成果,体现了社会生产关系(李实,2021;刘洪森,2022),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发展性特征。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带领人民探索如何在较低生产力水平上实现共同富裕,为共同富裕奠定了思想基石,也使中国成功避免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贫富分化。但囿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思想以及对生产力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同时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充分,这一时期对共同富裕概念、范畴的理解侧重于“共同”方面,对所有制多样性和收入差距过度警惕,一度走进了“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误区。改革开放后,针对“大锅饭”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引发的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误读,党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和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提出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目标,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群先富起来,带动落后地区和贫困人群走向共同富裕。这一时期,党带领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探索更多侧重“富裕”层面,随着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收入差距问题也逐渐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总量看,我国经济规模实现新突破,国内生产总值(GDP)由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万亿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由11.3%提高到18.5%,稳居世界第二位。从平均水平看,人均收入水平实现新飞跃,2021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11890美元,约为2012年的2倍,世界排名由第112位上升到第68位,位居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正逐年接近高收入国家人均收入水平。随着财富积累速度的加快,财富差距也在悄然扩大。如何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增强财富分配的公平性,缩小财富分配差距,防止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成为新时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上必须直面的关键问题。

二、当前收入分配和财富积累的趋势特征

共同富裕,重在“共同”,也难在“共同”,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绕不开的重要难题。整体来看,收入分配属于流量概念,财富积累属于存量概念,财富存量是收入流量的历史性沉淀,而财富存量的积累又将反过来影响收入流量的分配,且财富存量积累的规模越大,对收入流量分配的影响作用就越强,形成财富的“马太效应”。收入不平等和财富不平等的相互推动,会使彼此呈螺旋式上升态势,一旦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独立发挥作用,使存量积累与流量分配形成一种自发的分配循环机制,严重削弱再分配政策的作用,从而使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不断扩大。更严重地,逐渐拉开的财富差距还将通过资本回报率、受教育条件等派生影响,以财富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形式体现到代际传递中,形成社会阶层的分化、固化,并像多米诺骨牌倒下一般进一步引发社会治理能力弱化、发展能力弱化、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见图5)。因此,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要强调流量层面的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更要充分考虑存量层面的财富积累机制问题。

  当前,收入分配和财富积累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重要特点。

  (一)从所占比例来看:劳动份额有所下降,资本份额有所上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话语权有所减弱、资本话语权逐渐增强(唐任伍等,2022),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要素收入分配都表现出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资本收入份额上升的趋势(皮凯蒂,2014)。数据显示,1980—2011年,世界范围内劳动所得份额从64%下降到59%,且仍然呈现持续下降态势(Karabarbounis等,2014)。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劳动和资本收入的比重也呈现出与全球整体一致的变动趋势。2009—2021年以可支配工资性收入为代表的劳动收入占比由72.1%下降到55.9%,而以财产净收入为代表的资本收入则由2.5%提高到8.8%;且资本收入的增速明显快于其他收入来源。2019—2021年财产净收入平均增速为8.4%,分别高于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1.5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这种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与位势若得不到及时调整和再平衡,将会逐步扩大劳动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的收入差距,进而使财富集中到少数资本要素所有者手中,逐渐加剧财富差距。

  (二)从增长态势来看: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差距有所增大

  经济发展的分享性既取决于蛋糕做大的速度,也取决于蛋糕分好的机制(吴敬琏,2020)。全国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数据表明,低收入户(20%)、中等偏下户(20%)、中等收入户(20%)、中等偏上户(20%)和高收入户(20%)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逐年上升,但组别之间的差距整体上呈现扩大趋势(如图6所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收扩距”现象愈发值得关注。事实上,近年来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始终超过10,在较高水平区间运行且并无明显缩小趋势。

  (三)从积累特点来看:规范秩序和调节能力有待提高

  一方面,从收入来源看,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中财产性收入是居民获取收入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然而,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产物,平台经济正快速发展并依托数据这一有别于传统形式的新型资产(财产),通过自然的技术进步与数据积累实现成本陡降和效益倍增,产生规模效应、网络效应、指数增长效应,形成垄断并迅速攫取财富。因此,强化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为新时期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亟待解决的源头性问题。

  另一方面,从调节作用来看,再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再分配调节效果的充分发挥。研究表明,由于我国税制结构仍呈现“直接税比重低、间接税比重高”的特点,间接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明显高于直接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黄群慧等,2021),税收的再分配效应释放不够充分。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来看,2021年发挥作用最为直接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的占比仅为8.1%,远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25%的平均占比水平,个人所得税制度使收入基尼系数下降1.4个百分点,同样明显低于OECD成员国3.1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岳希明等,2014)。从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来看,对遗产收入、房产增值等财产性收入的征税范围较窄,保有环节财产税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的占比不足4%(梁季等,2021),明显低于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10%左右的平均水平,而且对于明星、“网红”、高级管理人员等高收入群体签订“阴阳合同”、隐匿个人收入等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不够,同样是制约税收发挥再分配调节作用的重要方面。



三、税收制度在规范与调节财富积累过程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新时期在动态发展中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然而,现行税收制度对于财富积累的规范和调节作用尚存较大可提升空间,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于劳动与资本天然差异的考量不够充分

  劳动和资本作为财富创造的主要形式,在财富积累过程中存在天然差异。从发展历程来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会使资本要素回报率大大提高,相比之下劳动要素报酬率的提升则相对缓慢,进而形成劳动与资本在收入回报和财富积累过程中的差距。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从增长规律来看,资本要素在早期回报率较低,随着资本的积累和复利的作用,资本回报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财富的积累而快速上升;相比之下,劳动报酬在早期相对较高,其继续提高主要依靠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升,而这不会自动积累和自然产生,且回报形式本质上是单利回报。因此,后期劳动报酬的增速可能会与资本回报产生差距。从代际传承来看,劳动要素的积累只能通过劳动者前期或当期的努力得以实现,并且很难自然传承给下一代,而资本则很容易积累并可通过代际传承延续给下一代,即资本的可积累性会使下一代掌握更具优势的初始禀赋。

  因此,税收制度要想充分发挥对财富积累的规范和调节作用,应充分考虑劳动与资本在财富积累中的天然差异,遵守合理的差别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以“不均等地对待不同者”的方式对处境不利者给予利益补偿,保证机会向每个人平等开放(杨灿明,2023)。然而,在现行税制中,对于劳动与资本天然差异的考量尚不充分。以个人所得税为例,从收入来源性质看,低收入者主要依靠劳动所得,高收入者主要依靠资本所得,而现行税制下仅将四类劳动性质所得并入综合所得,对资本所得依然进行分类征收(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课题组,2022),容易产生“对劳动所得调节有余、对资本所得调节不足”的调控偏差。此外,从适用税率来看,劳动所得适用最高达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而资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劳动所得最高税率远高于资本所得最高税率,收入分配调节效果大打折扣。

  (二)对于流量与存量全面协调的考量不够充分

  财富积累包含流量和存量两个重要方面,而且相比于收入流量维度,存量维度的分配转移和再分配功能更具备隐蔽性,却又往往在分配转移和再分配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刘尚希,2022)。因此,以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促进共同富裕不能仅仅着眼于流量维度,而应从流量和存量两个维度全面追溯财富差距扩大的内生机制,协调推进两个维度的秩序规范。

  然而,现行税制在流量和存量维度均尚存较大改革空间。一方面,从征收范围来看,现行税制“重流量、轻存量”特征明显。具有较强“流量税”属性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较早且相对完备,但“存量税”属性较强的财产税(如房产税、遗产税等)尚处于探索阶段。另一方面,从征收环节来看,现行税制“重流转、轻保有”特征明显。比如,与房地产相关的税种主要集中在交易流通环节征收(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等)。据统计,2022年,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征收的两项税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合计5816亿元,仅占当年税收总收入的3.5%,远低于在流转环节征收税收收入的占比(8.1%)(连平等,2023)。

  (三)对于主体识别与稽查处罚的考量不够充分

  共同富裕不是“吃大锅饭”,也不是“杀富济贫”,而是要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防止两极分化、消除分配不公。因此,以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对规范的主体和性质进行区分。对于通过勤劳致富、努力工作等就业渠道获得高收入的工薪阶层和技术人员要予以充分保护,主要通过规范和调节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过高收入,推动社会资源实现公平流动。同时,要准确识别收入的合法性,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让财富积累方式更加合法、合规和合理(李实等,2022)。

  然而,新业态新模式在为税收收入带来新增长点的同时,也给现行税收制度带来新挑战。一方面,新业态新模式增加了纳税主体的识别难度。例如,平台经济不仅将生产者、销售者、平台企业、支付平台等主体集聚在一起,更实现了跨时间、跨空间、跨领域的业态融合,使得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等税制要素的确定变得异常复杂和困难。另一方面,新业态新模式也增加了偷税漏税的稽查难度。近年来,新业态从业者偷漏税现象频发,逐渐成为“偷逃税大户”,“网红”主播等高收入群体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花样之多不仅增加了税收监管难度,金额之大更是严重挫伤了人民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秩序和公平。新业态新模式在呼唤也在倒逼税收制度改革。



四、共同富裕目标下税收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强调,要“加大财税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和监管”。这一战略部署为共同富裕目标下新一轮税收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税制结构仍以间接税为主、直接税为辅,从调节收入分配角度来看,直接税制度的累进性不足以完全抵消间接税制度的累退性。因此,应不断完善税制设计,健全直接税体系,进一步发挥税收的公平效应。

  一是深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总体上,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在降低各收入人群绝对税负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于高收入高净值人员的税收调节作用则比较受限,通过“1元年薪”等避税方式游离于个人所得税监管之外的做法并不少见。接下来,有必要在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所得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利息股息红利、财产转让等所得纳入综合所得,适当扩大综合所得征税范围,完善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逐步扭转“资本所得轻征税、劳动所得重征税”的现象。

  二是健全财产税体系。财产税是调节财富分配和积累方式的重要工具,但财产税体系的建立仍处于“小试牛刀”阶段,目前呈现种类单一、覆盖面窄、比重较低等特点。目前,中国家庭财富结构中房产占比约为七成,房产净值增长对家庭财富增长的贡献率为90%左右。下一步,应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立法,逐步扩大房地产税试点范围,对商业用房和居民住房(自有住房、出租房和空置房)等实行差别税率。同时,针对当前房产税存在的“重流转、轻保有”特征,适当提高保有环节税负、降低流转环节税负,针对财富的低成本积累和代际传递特点,前瞻性启动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的制度设计,形成一整套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财产税体系。

  三是发挥税收对慈善的引导作用。在第三次分配方面,我国慈善公益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捐赠额仅占GDP的0.2%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以上的水平,尚存较大发展潜力与空间。应进一步完善细化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延长企业超额结转年限、上调个人所得税扣除比例等方式加大慈善捐赠税收优惠力度,探索建立慈善信托等多样化捐赠制度与税收激励机制,以税收激励效应引导更多资源流向第三次分配领域。

  四是完善新经济新业态涉税管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因此,建立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的税收制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应多措并举完善税收制度:在法律法规方面,加快构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填充数字经济税收征管空白地带;在税种设计方面,借鉴国际税改趋势,加强“双支柱”方案的国际合作,或探索设计如数字服务税等新税种;在税收征管方面,强化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与部门协调联动,积极探索“数据控税”“政府+平台”“区块链+电子发票+税控嵌入”等创新方式;在违法惩处方面,加强对于新经济新业态的税收监管,持续加大涉税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和打击力度,营造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END

  (本文为节选,原文刊发于《国际税收》2023年第8期)
  (为繁荣国际税收学术研究,扩大刊物宣传覆盖面,本刊诚挚邀请各位编委及作者转发“国际税收”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

徐曼,黄靖,邓创.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与实现共同富裕:基于税收制度改革的思考[J].国际税收,2023(8):30-36.


●施正文 汪永福:共同富裕目标下资本税收制度改革研究
●谷成 张春雷 韩欣儒: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税收思考
●王雍君:共同富裕视角下税收合理化:分析框架、 实践路径与优先事项●王文清 王晖:自由贸易港税收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古成林 崔红宇: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管理体系构建设想●陈镜先 王可:我国香港地区离岸被动收入免税制度改革评析●龙新文:我国跨国企业“五步法”应对支柱二国际税改研究
●郑家兴 张哲妍:RCEP生效后我国“走出去”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及应对研究●杨小强 郭馨:违约金课征增值税问题的国际比较
●黄智文:新形势下平台企业数据信息服务涉及税费问题的调查分析●康拉德·特雷 池澄 张一斐:支柱二全球反税基侵蚀规则的演进:两波浪潮●李香菊 付昭煜:数字经济国际税改与我国应对思路●何杨 陈依珑 龙云飞:支柱二方案全球进展与保持我国税制竞争力的思考●朱青 白雪苑:OECD“双支柱”国际税改方案:落地与应对●梁富山: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税收问题研析●高金平 钱蓓蓓:实质课税原则在税务领域的适用研究●燕洪国 陈祎婷:完善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郑洁燕:无缝税收征管理念下降低中小企业税收遵从成本的探讨●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调研组:税收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效、问题及建议——基于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调查研究
●王葛杨: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问题探析●张清华:关于完善私募基金税收政策和管理的建议●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国际私募股权基金涉税问题研究●高敏 花长春:财税金融政策如何支持高质量发展——以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视角●徐楠芝 戴芳:发达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财税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岳树民 薄彦婷:消费税与绿色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索尔·皮乔托:徘徊在十字路口的跨国企业国际征税
●杨得前 王玉 刘雅楠:我国税制结构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扩大居民消费的视角●吕冰洋:我国大规模减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何代欣 周赟媞 朱钰凤:发展中国家逃税行为研究综述
●彼得·A.巴恩斯  H.大卫·罗森布鲁姆:支柱一和支柱二方案:追求尽善尽美的初衷甚好,却前路多艰
●许文: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税收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协同●马塞洛·埃斯特沃 塔蒂亚娜·法尔科:增强税收管理部门应对新旧挑战的能力
●孙红梅 梁若莲:全球税收发展十年回顾与展望
●张少峰:浅议全球最低税改革对我国能源企业集团的影响及应对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订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与实现共同富裕——基于税收制度改革的思考

国际税收 国际税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