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6岁的抗战老兵再唱游击战期间的小调

成都日报 成都日报
2024-09-0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79年后,2024年8月15日,再次打开这个话匣子,西藏军区原副政委、96岁的老战士路晨挺直了腰杆,双手比画,尽力地描述起当时的场景。




01

最大的财富:

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清晰了


日期还是8月15日,1943年,时年15岁的路晨做了一个决定,参军。“当时我是一个学徒,在济南跟着学照相,日本人来照相不仅不给钱,还经常打人,受不了一直挨打,当天就偷偷跑了,想去参军。”


1943年加入八路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进军西藏、保卫边疆、建设西藏等重大历史检验,在西藏战斗了足足40年的老兵,尽管已满头银发,走路需要搀扶,但高挑偏瘦的身形,眼睛炯炯有神,谈吐之间身上仍有一股勇武之气。


1944年4月24日入党。谈及入党时间,路晨记忆犹新,但对于为何加入中国共产党,16岁的他其实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当时只知道中国共产党是穷人的党,入党的愿望很朴实,想让自己过上好生活,和穷人一起劳动,抱团取暖。”


从新四军四师第12旅,到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再到原18军53师159团,路晨共产主义的信念逐渐明晰了。“开始的工作主要是帮助佃农降租减息,保卫秋收和麦收,后来逐渐参与到游击战中,敌进我退,敌驻我扰,一晚上最多的时候与日伪军交战四五次。”


淮海战役时,路晨刚刚担任指导员,就和连长邸计合带领连队在两个多月时间里打了6仗,其中3次担任突击连,2次正面阻击战。胡州保卫战时连队一度3面受敌,战斗持续到黄昏,最终连队在敌人的撤退中胜利完成任务,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战士们一天只吃一顿饭。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仍然捷报频传,“往往就是这样艰苦环境的锻造让共产主义的信仰更明确了。”



02

最深的体悟:

军装是一路走一路缝好的


岁月在路晨脸上刻满了痕迹,紧锁的眉宇是在谈及艰苦岁月的感动中舒展开的。“参加游击战的那两年,军装并不是电视剧里那样整整齐齐,我穿的衣服都是有缝补的。”


安徽淮北到河南夏邑,路晨和战友们行军包里会带着棉花和布匹,每到一处,部队集合后就会请当地的大婶、大娘们帮忙缝补衣服,离开时取走,补多少不在意,一路行军一路缝。


“老大娘,老大娘,我们来到了,今天我们就住在你这庄......”路晨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游击战期间的小调。“这是行军到村庄的时候都会唱的,一方面是告诉百姓们,另外一个也是找住的地方,牛棚、灶台边我们都住过。”


如今的川藏公路波密段被称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精华段”,而这段路的修建也是路晨心里最深的一道记忆。“西藏有中国的边界,当时修建川藏公路就是要实现有边且有防。”1954年,当时某工程部队负责修筑通麦大桥,眼看着通麦大桥就要修好,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大桥瞬间被冲走,桥毁路断。据《中共西藏林芝地区党史大事记》记载,就在这一路段近二十天的施工中,由于洪水、塌方、飞石的袭击,梁兴邦、吴才滨等52位解放军指战员牺牲。


“这条路当时被称为军用急造公路,筑路官兵向自然灾害宣战,终于在悬崖峭壁上修出了一条汽车的‘栈道’,实现通车拉萨。”谈及此处,路晨泪眼婆娑、百感交集。


03

最想对青年的寄语:

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


经历多次战争的“洗礼”,记者在西部战区总医院病房里看到,较之于一般90余岁的老人,如今的路晨身体显得格外健朗,思路清晰,吐字清楚。


“我从当兵的第一天开始写日记,到今天已经是第83本了。”在病房的书桌上,记者看到,每个日记本的封皮上都标有明确的起始和截止日期,每一天的日期都用红笔画的长方形标注清晰。“记日记的好处就是难熬的日子、开心不开心的故事都可以记录,换个方式倾诉,心情更舒畅。”



病房疗养的生活里,路晨没有午休的习惯,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是他的学习时间,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杂志和历史类书籍是他经常翻阅的读物。“主要是活跃思维,锻炼脑力。”


从战争到和平,从贫苦到小康,路晨很满足当下的生活,时常也会给学生和青年人分享经历,“我最想给年轻人的寄语就是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加油干,你们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和共产主义的后备力量。”



记得把公号加星标,否则可能看不到推送哦


推荐阅读




○ 报告出炉!成都,优秀等级

○ 热热热!马上又要35℃了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长乐 
摄影 李冬 
视频 曾诗蕴
责任编辑 郑涵
校对 周杨云
审核 郝燕萍
监制 杨扬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