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23)

汪惠迪 华语HUAYU
2024-09-04



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23)

 七月流火


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23)

 七月流火·咸鱼翻身

  汪惠迪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汉语词汇中,据说有成语五万余条,其中96%是四字格。由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朱祖延教授主编、武汉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的《汉语成语辞海》,收录条目2万5000条,内有少量熟语,纯正成语约2万4000条。

拙文聊聊笔者在工作中碰到的跟成语运用有关的问题。

成语在使用和流传过程中,无论形、音、义都可能发生变化,于是产生变体。本文谈的就是这个问题。

先讲“七月流火”的故事。


“七月流火”是《诗经·豳风·七月》开三章反复吟唱之句,意思是说,七月以后“火”(星名)就要偏西向下,暑热将退,天气渐凉。

 2005年7月12日上午9时零5分,我国台湾地区新党主席郁慕明到访中国人民大学,该校校长在致欢迎辞时说:

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一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郁慕明先生一行,以及聆听郁慕明即将带给我们的精彩演讲。

欢迎辞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借以烘托人大师生的热情。当时在正式场合如此高端使用,是很前卫、很另类的。或许正因为“前卫”“另类”,校长受到网友的严厉批评。

有网友指致辞者望文生义,误用典故,寒暑不分,冷热颠倒,当着台湾同胞的面,坍了大陆人民的台。其实,人大校长不过跟风罢了,他可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5年前的7月22日,央视“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节目,就是以“七月流火”为题目的。主播还留下一句旁白:“七月流火,昨天北京40度……”

在我国媒体上,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的例子,每到夏季,就呈高频之势。尽管报刊上网络上批评误用“七月流火”的文章连篇累牍,结果却是你批你的,我用我的,广东话叫“睬你都傻”。

我是赞成“七月流火”的创新用法的,于是写了篇称赞“七月流火”用得好的评论,发表在7月2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言论版上。

上海的《咬文嚼字》专门咬嚼语文错误,岂能不了解社会上关于“七月流火”用法的争论?编者说:“我刊创办以来,一直收到批评用‘七月流火’表示天热的稿件,我们一篇也没有用过。因为,我们总觉得这种用法给了传统的‘七月流火’一个新的生命,而且确实很难找出其他形容天气炎热的表达方式比它更鲜明更生动了。此外,还有一个支持我们用‘七月流火’表示天热的理由是,当前的语用实际中,以‘七月流火’表示天气转凉的语例几乎为零。”(《咬文嚼字》2005年第11期)

同期,张怡春先生撰文说:“正如有的文章指出的,现代人用‘七月流火’,用的已不是《诗经》中的本义,而是借形不借意,让‘七月流火’变成一个借形词,让其变身,舍其本义而借其词形,正可形象地描绘出暑热难耐的情形,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借用‘七月流火’的词形来形容盛夏的酷热,让这个濒临‘死亡’的词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

让濒临“死亡”的词语焕发出新的生命,起死回生,张先生说得真好!这也该算古为今用的一个典型吧。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2016年9月)新增“七月流火”条,编者说,词义原本是农历七月大火星下降,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为权威辞书所肯定,汉语成语大家庭又增添了一名老面孔的新成员。

七月流火夕阳红


在成语的使用中,转换词义使用的例子还有“感同身受”“呼之欲出”“落花流水”“美轮美奂”“上下其手”等。

再讲“咸鱼翻身”的故事。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05年6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2010年5月)和《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第1版(2010年8月)均未收录“咸鱼翻身”或“咸鱼翻生”。可是“翻身”的“咸鱼”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活剥乱跳,活跃得很。10年前,笔者上网搜索,结果显示“咸鱼翻身”有413万个,而“咸鱼翻生”只有53万个,二者几近8:1。

那么,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到底是用“咸鱼翻身”呢,还是“咸鱼翻生”?2012年7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给出了答案。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用“咸鱼番生”立目,释义是“〈方〉咸鱼起死回生(翻生:复活),比喻处于绝境或低谷的人或事物重获生机和希望。也说咸鱼翻身。”这样处理表示,词典编者是把“咸鱼翻生”作为规范的推荐词形的,暗示人们在举棋不定时,采用“咸鱼番生”。

“咸鱼翻身”的用例八倍于“咸鱼翻生”,何以词典的编者仍以“咸鱼翻生”为语用导向,推荐给语言用户呢?这就要说说“咸鱼翻生”的来头了。

词典中“咸鱼翻生”前标了〈方〉,说明它是个方言词语。什么方言呢?广东话。广东人用这个成语时,都说haam jy faan saang(注音根据《常用字广州话读音表》中的粤音系统),不说haam jy faan san。“生”的韵母是aang,“身”的韵母是an,二者音近,听起来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但是,“咸鱼翻生”北上进入北方话地区时,不谙广东话的人觉得“翻生”不可思议,“翻身”倒是十分熟悉,于是以“身”代“生”。“咸鱼”一“翻身”,大家觉得这条“咸鱼”很新鲜,便竞相使用。结果是以讹传讹,积非成是,并抢了“翻生”的风头。有人甚至为文指谬,写语文短评,提请读者不要将“咸鱼翻身”误作“咸鱼翻生”。

再来说说“番”和“生”这两个字。在广州话中“番”“翻”“返”相通,表示回复、重复等意思,“生”有“活、活着”的意思,二字组合,就是新版《现汉》释义中括注的“复活”义。除“咸鱼翻生”外,还有“死过翻生”,意思是死了又复活,也就是死里逃生之意。翻生=复活,但是,翻身=躺着转动身体≠复活。

异形词规范的原则是通用性(俗成性)、理据性和系统性。按照通用性原则应当采用“咸鱼翻身”,但是咸鱼翻过身来之后依然是咸鱼,所以“咸鱼翻身”缺乏理据性。笔者认为新版《现汉》以“咸鱼翻生”为推荐词形是正确的抉择。

咸鱼翻身之后还是咸鱼

方言中有一些成语如“猪朋狗友”“陈腔滥调”“妙想天开”“急不及待”“面不改容”“标奇立异”“包罗万有”等,跟普通话中同义的成语词形不同,方—普互为异形词,千万别以为“猪朋狗友”“陈腔滥调”是“狐朋狗友”“陈词滥调”之误,从讲方言或用方言写作的角度来说,都是正确的。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22)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21)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20)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9)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8)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7)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6)



审核|郭   熙

策划|刘   慧

文字|汪惠迪

图片|汪惠迪

编辑|刘益嘉


公众号 : 华语HUAYU

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华语HUAYU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