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14 | 百年前的生活教育——未完成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启蒙(二)

杨东平 教育思想网 2024-04-30



大家好,我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杨东平,我们来继续讨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程。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杜威、孟禄、克伯屈等教授的持续访华,不仅在思想和学术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实际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制定,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今天我们大家习以为常的“633学,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的学制就是那个时候制定的,至今已经百年。


1922年新学制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我们说1922年的新学制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因为原来中国的学制是小学7年、中学4年,后来改成现在的美国式的“633”,不仅是学制年限的调整,更重要的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了新的教育宗旨,建立了新的“七项标准”


(1)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

(2)发挥平民教育的精神;

(3)谋个性之发展;

(4)注意国民经济力;

(5)注意生活教育;

(6)使教育易于普及;

(7)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从个性发展、生活教育这些概念,可以明显地看到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现。


新学制的制定也很有意思,是由教育家群体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由民间的全国省教育联合会组织,以广东教育会提出的草案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最后经过全国教育会讨论修订以后,《学校系统改革方案》以北洋政府大总统令的方式公布。


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学,已经实行学分制、选课制了


1922年新学制还包括对中学教学方式的新的改变,确定初中实行学分制和选科制,高中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采取的是美国式的综合中学的体制。我们现在到北师大附中的校史馆参观,可以看到那个时候的课程表和教学计划,就是学分制和选课制的。我们今天实行的新课改,有些地方正在实行这种改革,但是很难整体地推进。而这套制度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已经实行了。


生活教育运动


在这个新教育运动当中,最重要的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关于生活教育。在1922年新学制的教育宗旨中,写入了“生活教育”。由陶行知倡导和推动的生活教育,是五四新教育的一个新的价值、新的气象。


我们通常把陶行知的“爱满天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挂在嘴上,强调的是他的道德人格。但其实他首先是一位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来源于杜威的教育理论,但陶行知自己说把它“翻了半个跟头”,因为他是在极其贫困的乡村环境、战争环境开展平民教育,开展教育普及的。


所以他把杜威的理论结合中国现实做了一些改变。譬如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是在他的实验学校里布置了一个虚拟的小社会,有商店,有邮局,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面感受社会生活。


而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一个像样的校园,他是在田间地头普及教育,那就只能以社会为学校了。


但他们的精神是一致的,就是打破学校教育和社会、书本和实践的隔阂。


回过头来看,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样的表达,是跳出学校看教育,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化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更为贴近。


陶行知曾经用英语来表达过“生活教育”:“Education of Life,Education by Life,Education for Life”,就是“来自生活的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为改善生活而教育”,非常简洁和传神。


他提出生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有——

(1)健康的体魄;

(2)科学的头脑;

(3)艺术的兴趣;

(4)生产的技能;

(5)改造社会的精神。


陶行知: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成为“人下人”,而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


他反对的就是千百年来死读书、读死书的科举教育传统,反对的是“读书做官”,做“人上人”的陈旧传统,反对培养少爷、小姐、书呆子。他跟家长说,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成为“人下人”,而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平常人,就是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所以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中心、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的概念广为传播,非常普及,成为现代教育的ABC。


陈鹤琴: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个同心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陶行知的一个"战友",同时也是他们哥大的同学,中国的“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他提出了“活教育”的主张,今天看来也还是非常先进的。


他认为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个同心圆,最当中就是人:首先要做人,然后是做中国人,第三个是做现代中国人。这个表达非常有效地把古今中外的概念联系起来,就是现代教育既要继承传统,又要面向未来;既要保持民族的特色,又要面向世界。这些概念怎么整合呢,他提出了一个同心圆。我觉得这是非常清晰明白的一种教育表述。


▲“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


陈鹤琴认为,一个有根的现代中国人,必须也同时是世界公民,还要具备健康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这种概念跟我们今天所说的核心素养也是非常相似的。


我们说,生活教育并不是我们从字面上理解的,仅仅是学习日常生活的能力,穿衣做饭之类的教育,而是一种现代教育理论,是一种顶层的教育哲学——主张儿童中心的价值,打破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隔阂,重视经验和实践能力,重视民主精神和培养创造力等等。


当然生活教育也非常重视“生活力”的培养。这个生活力是陶行知提出来的,他认为生活力包括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要运用环境里的活的势力,去发展学生活的本领——就是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本领。”他创办重庆育才学校的时候,要求学生掌握23种常规技能,包括初级技能16种(烧菜做饭、游泳、急救等),高级技能7种(开车、打字、演讲等),今天看来完全没有过时。


所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当时无论是在国统区还是在根据地都有很大的影响。


1946年7月,陶行知因为劳累过度脑溢血去世。毛泽东题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题词“万世师表”,给予陶行知很高的评价。陆定一代表中共中央发言,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



延伸阅读:「更多相关主题请点击」


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杨东平教育洞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