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年全球高引学者(中国)出炉|北京大学屈居第六;华大基因在生命科学领域表现抢眼;张大兵,董晨,谢旗等上榜

2017-11-02 iNature iNature

iNature:路透社旗下的Clarivate Analytics 发布了2016年全球高引学者,总共包括3267条学者的记录(有些领域同一个学者可以在多个领域出现),总共统计了20个领域,主要分布在10个国家,占了总引人数的86.78%,其中美国,英国,中国,德国排列在前四位,其中美国占了总引人数的一半。中国在化学,材料学,工程学三个领域表现卓越,但是在药理学,心理学,社会科学及空间科学没有学者入选。另外,在中国的高引学者中,中国科学院遥遥领先与其他大学及机构;华大基因在生命科学领域第一。




1什么是高引学者


来自Clarivate Analytics的高度引用的研究人员是一个年度名单,其中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顶级研究人员。高度引用的论文被定义为在科学网络中通过引用领域和出版年度排名前1%的论文。这些数据源自“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这些领域也是基础科学指标中所使用的领域 - 21个广泛的领域,由一系列期刊定义,特别是在“自然与科学”等多学科期刊的情况下,通过逐个进行分析,然后划分到每个领域。

说了这么多,看了让人模糊不清。我们就举个例子,看什么是高引用学者。









高引用学者


朱健康

  • 总体概况


总的发表成果342(以及剔除非第一作及通讯的文章);h数达到122,篇均引用157.17;总引用有53571次,剔除自引之后,有51567次;总共有26517篇文章进行引用了朱健康的成果。


  • 不同时间发表文章统计


可以看到2002年发表的文章最多,达到了26篇。


  • 不同时间引用量统计


2016年引用量最多,达到5934次。


  • 主要文章(引用次数>500):这里不按影响因子排名,而是用引用次数来排名(参考Web of Science)。









2全球高引学者基本分布


Clarivate Analytics每年会在11月份发表全球高引学者的名单,这一次也不例外。向往常一样,这一次发布了20个领域,主要包括农业科学,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电脑科学等,每个领域都包括大约150名高引用学者,但是经济学(70位)及临床医学(377位)例外(图.1)。


图.1 全球高引用学者的学科领域分布


接着,我们统计了高引用学者的国家分布(只统计论文的第一单位),主要分布在10个国家,其中美国还是巨无霸,占了将近一半的名额,紧接着是英国,大约占了10%,很幸运,中国排在了第三位,有197位学者,德国紧随其后,排在第四位(图.2)。前十名国家,总共占了86.78%。


图.2 全球高引学者的国家分布



3中国高引学者分析


由于大家比较关注中国的高引用学者,故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中国的高引学者的统计结果,总共有197位。首先看一下,中国的高引学者的学科分布。主要分布在材料科学(47位),化学(39位)以及工程学领域(37位)。另外,数学(20位),电脑科学(14位)及地质学(12位)表现也不错(图.3)。但是,在药理学,心理学,社会科学及空间科学没有学者入选。


图.3 中国高引用学者的学科领域分布


另外,把中国高引用学者的学科领域分布放到全球的可以看到,中国在材料科学(47位/151位),化学(39位/215位)以及工程学领域(37位/145位)这三个领域占有的比例非常的大,这说明中国在这三个领域还是很不错的(图.4).


图.4 中国与全球高引用学者的学科领域分布比较


最后看一下,中国高引用学者的研究机构或者是大学的分布(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可以看到,排在首位的是中国科学院(41位),遥遥领先其他大学或者是研究所;紧接着就是清华大学(12位),之后就是中国医科大学(台湾)(11位),香港大学(10位),香港城市大学(7位),很意外福州大学(6位),北京大学(6位)及浙江大学(6位)并列第六。前8名,总共有99位学者,占了中国的一半以上(图.5)。


图.5 中国高引用学者的研究机构或者是大学的分布


4中国高引学者列表(生命科学,包括华人)



总的来说,中国的高引学者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期待以后的表现会更好。(生命科学部分名单,前面第一单位是中国,后面一部分是华人学者,可能不全获少许错误,还望见谅)




注:所有的数据都是来源于Clarivate Analytics,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统计。



数据链接 

http://hcr.stateofinnovation.com/?word=Citation+Laureates



猜你喜欢


第一作者讲坛|ABA类似物明显提高植物抗旱活性

轻松一刻|Dear,你最近为上海生科院打Call了吗?

Molecular Cell|北京大学伊成器开发m1A测序新方法

经典力作|蒋华良-基于蛋白质序列预测蛋白的相互作用(干货)

经典力作|魏辅文-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纤维素代谢证据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蒋华良-分子结构的点睛人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屈良鹄-RNA领域的开拓者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陈晔光-信号通路的解读人

重磅推荐|朱健康揭示新的ABA类似物具有显著的抗旱作用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马兰-神经成瘾分子的不断追求者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张克勤-环境防护的绿色使者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董晨-免疫炎症的安全卫士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魏辅文-熊猫爸爸

经典力作|刘耀光-TAIL-PCR的诞生及使用方法

经典力作|颜宁-TALE识别DNA的分子基础

经典力作|陈化兰-H5N1病毒在中国南方的进化特征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种康-发育与环境的胁迫平衡人








温馨提示iNature是介绍一流的,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提供专业的完整的同行解析;另外也会介绍全世界知名的实验室及业界大师;同时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生命科学及科研过程的平台。扫描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Plant_ihuman”,了解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另外,也可以加小编的微信号(13701829856),索要原论文,共同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

                              

投稿、合作、转载以及招聘信息发布等事宜请联系liupan@sibs.ac.cn 或微信号“1370182985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