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饺子、炸酱面、疙瘩汤,中国日常食物是如何成为日本B级美食的?

这个春节你是否也出门远行,去感受一地风土、寻觅一处美食了呢?我们生活中那些普普通通的食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流转之间,甚至可能成为另一地的“网红美食”。一个例子便是,饺子、炸酱面、疙瘩汤等中国日常食物在二战之后去往日本,成为了彼处的美食。

与A级的“高级”相对,“B级美食”指的是美味却价格适中的料理。在日本,它们作为乡村振兴、振兴地域经济的要素日渐受到更多关注。一些中国食物也成为某些特定地方的“B级美食”出现在日本。



遣返民的圆盘饺子

在福岛市、宇都宫市、滨松市等地都有被称为“饺子街”的地方。

圆盘饺子是福岛市代表性的地方美食。饺子煎得焦黄,排放在圆盘中,像是在盘中画了一朵美丽的大花。这样的圆盘饺子由菅野胜恵带到日本,胜恵女士是福岛市的老字号饺子专卖店“元祖圆盘饺子满腹”的创始人。

胜恵女士在中国东北生活时,跟当地人学会了饺子的制作方法。在中国东北,水饺是主流饮食。当地人会把没吃完的水饺密密麻麻地排放在中式圆底炒锅里煎,煎好了反扣倒在盘子里端出来。饺子被煎得金黄的一面朝上,整齐地摆放在圆盘中,非常漂亮。胜恵女士回到日本后,便用平底锅做出了这种煎饺,并送给附近的邻居品尝。

胜恵女士最初在自己的居酒屋售卖煎饺的同时,还推出了烤鸡肉串和关东煮,但味道正宗地道的饺子很快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胜恵女士用白菜、猪肉、韭菜、大葱、少量的大蒜和生姜等材料,费工费时调制的内馅非常美味。由于客人们点单时都说“其他不需要,只要饺子”,开店仅3个月后,胜恵女士的居酒屋便成了饺子专卖店。价廉味美又分量充足的饺子加上一杯清酒,颇受平民百姓的青睐。一个平底锅一次可以煎很多个饺子,且金黄的煎饺看上去非常美味,强烈冲击视觉感观,所以圆盘饺子作为小酒馆的下酒菜很快在市内流传开来。后来,饺子店不断增加,且店家们还在切磋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口味。



炸酱面

20世纪50年代在岐阜市,从繁华街的彻明町到金宝町一带有十几家餐饮摊点,其中有一家是“炸酱面”小摊。其炸酱面的做法是在切成丁的猪肉里拌入一种生姜味十足的甜辣酱,然后将酱拌入面条(据岐阜市市民介绍)。

炸酱面店“白龙”位于岩手县盛冈市的樱山商店街,为盛冈的第一家炸酱面店。以“白龙”为开端,市内陆续出现了多家卖炸酱面的店。现在,炸酱面已成为盛冈的名特产品。

炸酱面专营店“白龙”的创始人是高阶贯胜。高阶贯胜先生在1991年去世,享年82岁。他之前移民至中国东北,后来回到妻子的出生地盛冈。他在盛冈先摆摊做了一两年左右的手工水饺。到了1953年,他“可能是忘不了在中国吃的炸酱面的味道吧,就用做饺子皮剩下的面粉制作面条,再自制酱料,然后提供给来自己饮食摊吃饭的客人品尝” 。后来,他在樱山再生市场(现在的樱山商店街)内开设了自己的炸酱面店,这个店就是现在的“白龙”的前身。



芦别的疙瘩汤

北海道芦别市餐馆推出的名为“疙瘩汤”的中式料理,也是从中国带回日本的。

“疙瘩汤”是以猪骨汤或鸡汤打底,加入蔬菜、猪肉、鱼糕、鸡蛋等勾芡做成的浓汤。村井丰后之亮是在芦别车站前开设了一家叫“幸乐”的餐馆,餐馆的菜单就有“疙瘩汤”这道美食。现在,在芦别的餐厅里,源于中文的“疙瘩汤”,一般被标记为日语汉字词语“含多汤”。据说中国东北的家庭餐桌上都会有这种汤。

村井丰后之亮于1897年出生于爱知县宝饭郡蒲郡町(现在的蒲郡市),二十几岁的时候去了中国东北。1955年左右,他在临近退休前从三井建设辞职,入手了一间车站前繁华街上的二手房,开了一家名叫“幸乐”的中餐馆。开店伊始,在菜单上就有一道“含多汤”(疙瘩汤),这道含多汤作为醒酒汤广受好评。

村井氏于1980年关闭了幸乐店。但之前在幸乐工作的员工,以及曾跟在村井身边学习烹饪的人,在各自开的餐馆里都会提供疙瘩汤这道美食。现在芦别市内有超过十家的餐馆卖疙瘩汤。此外,随着近年B级美食热的兴起,当地观光协会等开始积极宣传疙瘩汤,连北海道的媒体也开始大量报道。




2月18日前,将此文转发到朋友圈并在下方留言,我们将根据点赞数和留言内容,抽取2位幸运读者送出《大家的民俗学》一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