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西南大学研究生会 语言生活研究 2022-12-22

     近年来,高校学生群体中,因自身学术诚信及规范意识淡薄,导致学术论文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根据《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以及《关于几起高校学位论文造假行为查处情况的通报》(教督局函[2020] 5号)等文件精神,要求各高校严肃处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加强学风建设和学位论文管理规范。


     此外,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教研厅[2019]1号)等文件要求,培养单位将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健全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实现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并对当事人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和学术惩戒。

     学术规范涉及语言文字规范、引文规范、署名规范等多个维度,是相关研究人员开展学术活动时必须遵守的准则。恪守学术规范是对高校学生最首要和基本的要求,相关新闻事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也将梳理学术不端行为的集中表现形式及其危害,加深广大师生的了解和认知。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几种表现形式

     学术不端行为违反了科学精神和科研学术的基本原则,它不仅仅属于个人道德问题,也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整体培养规划和质量。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杜撰:按照个人意愿捏造事实、无中生有,包括编造实验数据或结果,杜撰发表记录、文献引用等;

     2、篡改:通过作假的方式,随意修改或拼凑原始实验数据,以此促使实验成果贴合自身预期;

     3、剽窃:全部或部分照抄他人科研成果或论文,并以自身名义进行发表,通常表现为不加引用地随意使用他人学术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如实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及过程既是对学术研究的基本尊重,也是践行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引用文献时,恰当规范地通过脚注、夹注、参考文献列表等方式呈现他人研究成果,既能表达对于其他研究者的认可与尊敬,也能增加自身学术成果的可信度和规范性。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1、破坏正常教学秩序及学风建设,扼杀学术创新活力。高校师生学术研究的成果,凝聚着长年累月沉淀而来的专业知识及学术视野,通过抄袭剽窃、粗制滥造的方式制造学术,只会为我国科研事业带来不可磨灭的恶性影响;


      2、违背科学精神,造成学术资源的极大浪费。科学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开拓务实的理性精神,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伤害科学精神的根基,也侵占了国家有限的学术资源,对社会及个人发展百害无益;


      3、毁坏社会公信系统,加剧社会腐败。学术代表着民族理性的公信力,若学术不端行为频繁发生,从而造成社会各界失去对于学术研究的信任,这不但会影响社会群体的理性认知,也会成为败坏社会风气的一大污染源。

     恪守学术规范是繁荣学术发展的根基,也是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保障。在此呼吁广大师生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坚守学术研究的道德和底线。


参考资料:《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参考大纲(征求意见稿)》,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2012年6月。


特别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