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秋分:秋色平分,寒暑均等,阴阳相平~

秒懂国学 2022-10-07

今日秋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5248rmyr&width=500&height=375&auto=0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这一天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八月中,解见春分。

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古籍《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气候


秋分时节,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候丨雷始收声


古有曰: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


秋分以后,下雨不会再打雷,再也不用担心夜晚会被惊雷吓醒。



二候丨蛰虫坯户


秋分过后,昼短夜长,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洞穴之中,以防寒气入侵。


秋天完全占据天地之间的舞台,早已听不到秋蝉的嘶鸣,田野里的虫鸣声也变得稀疏喑哑。



三候丨水始涸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降雨量也开始减少,湖泊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便是诗人爱说的“秋水消瘦”、“秋水清瘦”。


秋分传说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礼记》


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秋分习俗


秋分时节,有很多的习俗,比如秋祭月,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放风筝,做面雀等,在很多地方依旧延续着......


淳朴的劳动人民,敬畏着自然,也依靠着自然的馈赠生活。



【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


秋分这天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


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秋牛】


秋分那天,有挨家送秋牛图的人。“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说唱的人,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合辙押韵,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顺应农时的话,祝福收成好。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


人们把不用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人们不仅放风筝,还要相互比赛看谁放得高。


秋分养生




秋分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等。

秋分前后,不仅月饼市场开始旺盛,此季的螃蟹也开始黄肥肉满。由于螃蟹性寒,虚寒者不宜多食,更不能与柿子、生梨等寒性水果同食。


月饼是高糖、高脂食品,早上或中午吃可补充能量,也不易发胖,但在晚上,则应少吃或不吃月饼,品尝时,宜多饮绿茶。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


 

秋分时节,向天地万物问安好,

向寒来暑往的季节变迁致以微笑,

问候田间金黄的稻谷和奔忙的农人。

做一个坦然的人,内心从容不迫,

淡看兴衰枯败,活得自在洒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