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好文 | 我国高校本科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调查(文 / 张虹、李会钦、何晓燕)

张虹等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2024-09-09

摘要: 本文基于教材评价框架,聚焦高校目前使用的本科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以问卷形式调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647所高校中3967名英语专业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调查发现主要有三:1)高校英语教师对教材本体、教材使用、教材培训、教材研究总体态度积极,但是对于教材本体的认可度最低;2)高校目前使用的本科英语教材在教材的内容设计、编写原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3)教材的难度与容量不当、输入材料主题与体裁缺乏多样性、选材的时代性与趣味性不强、中华文化融入不足、练习活动不够多元、配套资源不足且质量不高。这些问题在目前高校正在使用的本科阶段英语教材中普遍存在。


关键词:高校本科英语教材;教材的内容设计;编写原则;育人理念


1. 引言

高校英语教材是英语专业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统称高校英语教师)组织课程、实施教学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语言输入、文化学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主要来源和重要渠道(何莲珍,2020)。2019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了教材编写、审核、选用、支持保障、检查监督等方面的要求,希望能够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应体现新时代新要求,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反映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何莲珍,2020)。外语教材是外语教育学学科体系结构的要素之一(李民 王文斌,2019),虽然目前高校本科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但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李民 王文斌,2018)。教师如何看待他们使用的教材?教师认为所用教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本文依据教材评价框架,在全国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高校正在使用的本科英语专业技能课(听说读写)和大学(公共)英语教材(以下简称:高校本科英语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对于了解我国当前高校本科阶段使用的英语教材状况,编写与使用高质量的教材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回顾

高校英语教材是外语教育教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内外语界研究者的关注,但关于英语教材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英语教材评价研究还是以借鉴国际经典教材评价框架为主。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是Cunningsworth(1995)的教材评价原则及方法。他认为教材要同时满足课程目标、教师与学习者的需求,反映当前和未来语言使用的社会需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为学习过程提供帮助与支持,成为目标语和学习者之间的桥梁。基于此原则,Cunningsworth(1995)设计了教材评价清单,内容涵盖教材的目标、设计、组织、语言内容、技巧、话题、教学方法、教师用书等。该框架把语言看作一个系统的交流工具,注重对语言本身的分析,并根据学习者需求检查教材提供了哪些语言项目。评价清单虽然信度高,但是灵活性、开放性较差。McGrath(2002)在此基础上把教材评价分为两个层次,在了解出版日期、价格、目标对象、使用场景等基本信息后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强调教师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价清单设计(McGrath,2002)。教师自行设计个性化评价清单的做法信度较高,但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可行性相对较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备。此外,我国的英语教学为外语教学,与英美等国的英语作为二语教学具有较大差异,因此,研究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直接套用以上框架。换言之,在中国进行教材研究或选用教材,都需要适应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高校英语教材评价框架。


国内现有高校英语教材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教材编写与开发(庄智象,2006;熊文新等,2008;王艳,2011;胡开宝 李翼,2016)、教材分析与评价(周雪林,1996;刘艳红等,2015;郑晓红,2018;张虹 于睿,2020;李民 余中秋,2020)以及教材使用(罗少茜 徐鑫,2011;郭燕 徐锦芬,2013)。研究发现高校英语教材编写整体上“重经验、轻理论”,尤其缺乏必要的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教育学、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支撑,“重编写、轻评价”,英语教材分析与评价研究和实践相对滞后(张雪梅,2019),且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系统、完整、有效的外语教材评价标准和体系(庄智象,2006),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学活动和配套资源的丰富性等方面也不尽满意(国红延 战春燕,2011)。


整体而言,我们对教材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十分欠缺(赵永青等,2014),已有高校英语教材研究中大学英语教材研究多于英语专业教材研究,尤其是英语专业教材的调查研究非常匮乏(杨港 陈坚林,2013;张雪梅,2019),微观研究多于宏观研究,主观论述多于实证研究,研究者个人的观点和建议多于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英语教材研究仍以对某部教材的正面评价为主(王文斌 李民,2017)。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全国范围的大规模调查,回答以下研究问题:高校英语教师认为在教材本体、教材使用、教材研究和教材培训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 研究设计

3.1 调查对象

为了解高校英语教师对所用英语教材的态度,课题组于2020年7月对全国高校英语教师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回来自647所高校的问卷4194份,剔除无效问卷227份,有效问卷为3967份,问卷有效率为94.9%。调研所涉高校的区域分布广泛,涵盖除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外的所有31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东北地区占17%,华北地区占18.1%,华东地区占21.4%,中南地区占14.9%,西南地区占15.4%,西北地区占13.2%及以上。填写问卷的教师中,女教师占83.4%,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占75.9%,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4.6%,讲师占52.6%,助理/副教授占41.3%,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占70.9%。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与高校英语教师队伍整体情况吻合。


3.2 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自编《关于本科英语教学所用教材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个人背景信息、客观题(李克特量表)和开放性问题。其中,客观题包括4个维度:教材本体、教材使用、教材培训和教材研究。其中,对教材本体这一维度的问题设计基于笔者提出的高校英语教材评价框架。该框架对Cunningsworth(1995)的评价清单进行重新分类,整合为编写原则、内容设计与物理形态三个维度,并根据我国英语教育实际情况增加育人理念维度,形成我国高校英语教材评价框架,共4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细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开放性问题为“您认为您正在使用的教材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研究者邀请了31位专家和教师(14位研究教材、教法的相关专家,17位高校英语教师)对问卷客观题进行打分和反馈,满分为10分。问卷平均得分为8.77分,表明专家和教师认为问卷编制有效性非常好。研究者使用SPSS 22.0对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针对开放性问题数据,研究者首先对所有教师进行编号,分别为T1、T2、……、T4194。随后,研究者将此题作答文本数据导入质性数据分析软件NVivo12,进行三级编码分析。产生157个一级编码、15个二级编码(即二级指标)、4个三级编码(即一级指标)。结合此质性数据编码结果对笔者提出的教材评价框架中的二级指标进行调整,最终制定了高校英语教材评价框架(见表1),用于本文的数据分析。



4. 调查结果与讨论

4.1 高校英语教师对所用教材的态度

根据对调查问卷进行单一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见表2),高校英语教师对教材本体、教材使用、教材培训、教材研究四个维度的态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值3,表明高校英语教师在这些方面的态度较积极。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四方面态度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四方面态度得分差异极其显著(F(3,11898)=504.15,p<0.001)。进一步成对比较发现,教师对教材四方面的态度积极性排序为:教材研究>教材培训>教材使用>教材本体。虽然教师的态度总体积极,对当前使用的教材是认可、尊重和信任的,但教材本体得分最低(3.75),显著低于“比较符合(4)”水平。这表明教师认为教材本体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教材相关的培训和研究来提升教材使用的效果。


4.2 高校英语教材本体存在的问题


4.2.1 量化分析结果

单一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表3),高校英语教师对教材本体认知的一级和二级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值3,表明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认知介于中立和积极之间,即他们认可教材,但同时认为教材在这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四个一级指标(育人理念、编写原则、内容设计、物理形态)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四个一级指标得分差异极其显著(F(3,11898)=118.05,p<0.001),进一步成对比较发现,教材四个一级指标得分情况为:内容设计>育人理念、物理形态>编写原则。再对教材编写原则、教材内容设计两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发现教材编写原则中六个二级指标得分差异显著(F(5,19830)=169.92,p<0.001),进一步成对比较发现,科学性>适宜性、阶梯性、实用性>时代性>趣味性。教材内容设计中五个二级指标得分差异显著(F(4,15864)=271.32,p<0.001),进一步成对比较发现,语言质量>教材理念、内容深广度、练习/活动设计>难度。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教材育人理念这一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教材育人理念中两个二级指标差得分差异显著(t= 39.50,p<0.001),价值导向得分显著高于政治导向得分,表明教师认为教材整体上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中国元素和中华文化在教材中的融入不够。


教材本体维度二级指标中教师对教材价值导向和语言质量的认知最为积极,显著高于“比较符合(4)”水平,表明教师最认可的两个方面是目前所用的教材能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所用教材的语言地道规范。其他二级指标均高于“不一定符合(3)”水平而显著低于“比较符合(4)”水平。均值相对较低的四个题项分别为:“我认为我目前所用的教材注重中华文化的融入”(3.45),“我认为我目前所用的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3.53),“我认为我目前所用教材的选材能够体现时代性”(3.64),“我认为我目前所用教材的难度符合学生水平”(3.67)。这表明目前高校所用教材最大的问题是教材在中国元素和中华文化融入、趣味性和时代性方面做得不够,教材的难度不符合学生水平。


4.2.2 质性分析结果

2100位教师回答了开放性问题:“您认为您正在使用的教材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其中123位认为所用教材没有问题,1977位教师认为教材存在问题。本文对质性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后得出各级指标及参考点,参考点指提出该问题的教师数量(见表4)。需要说明的是,一些教师会同时写出多个问题。



按照编码频率,目前高校教师所用教材存在的问题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教材的内容设计(1398)、教材的编写原则(941)、教材的育人理念(106)、教材的物理形态(28)。与4.2.1部分的内容进行交叉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对现行教材的内容设计总体上比较满意,但由于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教师对教材内容高度关注,改革教材内容的愿望强烈,意见和建议也最多,所以在开放性问题中,教师提到最多的问题还是教学内容设计(1398)。这一方面说明教师高度重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另一方面表达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抱有更多的期待,教材内容的优化还大有可为。正如Graves(2019)所指出的,教师选择或评价自己课程所用教材时,他们的焦点会从编写原则等理念层面转移到更加有形的操作层面,即教和学的内容本身。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教师在自己写出教材存在的问题时,更多关注的是教材内容。下文将按照提出问题的教师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描述。


4.2.2.1 教材的内容设计问题

教材的内容设计包括5个方面:编写理念、单元设计、输入材料、练习/活动设计和配套资源。1398位(70.71%)教师提出教材在内容设计方面存在问题。除编写理念外,他们认为其他4个方面的问题都比较突出。


首先,输入材料不够理想。输入材料指教材中供学生学习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材料。627位(31.71%)教师认为输入材料存在不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难度与丰富性问题。275位教师认为教材输入材料的难度不符合学生水平,其中107位教师明确提出所用教材难度高于学生实际水平。比如,“部分课文生词难词偏多,学生难以理解”(T191),“难度把握不是循序渐进,内容艰涩,不利于学生听说背诵和语言应用模仿”(T146),“有个别课文内容难度明显高于同册书其他文章”(T1211),“四册教材之间跨度大,难度陡然上升”(T1749)。157位教师认为输入材料的内容主题、体载、语篇类型、文化知识的国别等单一,远离学生和实际生活,文章改编造成语言质量下降、文章篇幅过长等。比如,“选材国际视野不够,内容以欧美为主,缺乏其他国家及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T45),“话题和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有的课文内容像偶像剧一样悬浮于真实生活之上,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T481)“课文内容改编过头,找不到原文的风采和味道”(T58)。有研究提出,精选输入材料可提升输入效率(常小玲,2017),高校英语教材应明确课程目标,提供多样性、特色化、高质量的输入材料,以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张雪梅,2019)。


其次,练习/活动设计不够多元。教材中的练习/活动是除输入材料外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297位(15.02%)教师指出了练习/活动方面的问题,其中198位教师认为目前使用的教材练习/活动类型单一、形式陈旧、缺少真实交际性的活动及针对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练习/活动与输入材料的结合不紧密,以及难度不合适等。比如,“词汇练习部分题型设置单一,均为填空,未能体现设计的多样性”(T191),“课文习题编写没有难度梯度区分,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后习题选题比较随意,不严谨”(T3554),“听力训练题型单一,和实际应用脱节,没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训练题型单一,与考试脱节”(T3871),“词汇练习形式过于单调,大部分聚焦于词义理解,对词汇的运用挖掘不够”(T915),“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法结构和词汇等知识点的练习有点多”(T143),“练习与课文内容脱节,练习想追求面面俱到,实际上是面面俱废”(T2217)。每一种练习/活动应与输入材料紧密结合,其编写目的和要求应便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常小玲,2017),扎扎实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再次,单元设计不合理。单元设计合理指教材容量与课时比例合理,单元设计目标明确、能够清晰显示内容结构和编排逻辑。237位教师认为单元设计不合理,226位教师认为教材容量不当,其中180位教师认为教材内容过多,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完成全部教材内容的教学。比如,“针对学校压缩课时的现状,教材近一半内容无法讲授,易造成教材浪费”(T503),“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基础薄弱,基本靠教材。一学期下来跟打仗一样,最多完成教材的三分之二,而且学习效果并不显著”。


最后,配套资源存在问题。218位教师指出教材提供的补充配套资源不足、质量不高,以及线上学习网站存在问题等。比如,“教参编写得不是很好,口语练习题没有提供参考答案,答题关键点也没有,课文中的长难句和关键信息点没有解释,对文本挖掘的深度不够”(T2932),“配套练习册中的语言知识点练习与教材相关度不够强,即所练非所学”(T2134),“线上配套练习和测试答案能被学生破解,督学促学助学功能被严重削弱”(T2221)。


4.2.2.2 教材的编写原则问题

诸多研究探讨过外语教材的编写原则,认为教材应充分反映时代的发展,系统呈现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庄智象 黄卫,2003),内容选择要对学生有吸引力。941位(47.60%)教师指出他们正在使用的教材在编写原则方面出现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是教材的时代性与趣味性。


第一大问题是时代性欠佳。531位(56.43%)教师认为所用教材的话题落后、内容陈旧,没有与时俱进。比如,“(教材)落伍了,二十几年前我读书的时候就是用这个教材,现在才到第三版,落后于时代”(T134),“内容需要更新,需跟随00后的学习特点”(T13)。


第二大问题是趣味性不足,137位教师认为教材枯燥乏味、趣味性不强。教材无法引起学生兴趣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话题不能吸引学生”(T3615)、“练习千篇一律,活动设计不能引起学生兴趣”(T1015)、“和现在的孩子的兴趣点可能不是那么契合”(T2298)。这一发现与之前从学生视角进行的教材调查结果一致,学生虽然对大学英语教材总体满意,但对教材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方面的评分较低(郭燕 徐锦芬,2013)。如何“使教材富有人情味”(humanizing materials)(Tomlinson&Masuhara,2018:37),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是当今国际教材研究领域关心的问题。


在教材编写原则方面反映出的其他问题是科学性不够,适宜性与阶梯性不当。87位教师认为教材中存在语言错误、答案错误、逻辑错误、翻译错误等;78位教师指出教材内容的弹性和适应性欠佳,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学生的需求与水平;77位教师认为教材的知识梯度和难度梯度不够合理,层次不明显。


高校教师对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在编写原则方面指出的普遍问题为时代性与趣味性不足,这与量化数据的分析结果一致,也反映出教师非常重视英语教材的选材。同时教材的科学性、适宜性和阶梯型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4.2.2.3 教材的育人理念问题

高校本科英语教材除了承载英语课程的内容,还需要承担好育人责任,使英语课程内容目标和育人目标同向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强调大学英语教材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坚守中华文化的话语权,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应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何莲珍,2020)。因此,高校本科英语教材应注重在教材中介绍国外文化的同时,注重中华文化的融入,避免本土文化缺失(张雪梅,2019)。


在此次调查中,106位教师提到了教材的育人理念问题,提出英语教材“缺乏课程思政元素”(T1184),“缺少讲好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地道的英语文章”(T2384),“课文中中国元素和声音缺失”(T1187),“中西文化的对比和分析比较少”(T1938)。有老师明确建议教材应“适当增加涉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当代发展成就方面的内容,以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更好地向他国讲述中国故事”(T59)。


5.需追问的若干具体问题

基于本研究发现的现行高校本科英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深入反思并推进我国高校英语教材的编写、使用与研究,我们提出以下15个问题供我国外语教材编者、研究者和广大教师继续探究。


1)如何结合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和最新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更新教材编写理念,并在选材和练习/活动设计中有效落实?哪些理论与方法更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英语教育?


2)教材难度与梯度该如何把握?如何与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进行衔接?


3)教材容量多少为宜?在大学英语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如何精选教材内容?


4)如何在主题、语篇类型等方面注重丰富性?如何平衡时代性与经典性?如何平衡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


5)何为教材的趣味性?教师的趣味判断是否能代表学生的趣味?如何提升教材的趣味性?


6)练习/活动设计如何做到多样化?何种活动更能有效融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英语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7)如何在英语教材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8)如何利用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动态的、立体化的、高质量的教材配套资源?如何使线上资源更加便于师生使用?


9)如何提升教材编写者的编写素养和研究素养?何种教材编写模式能够保障教材的语言质量与教学设计质量?


10)我们可以国际优秀英语教材设计中学习哪些经验和方法?可从我国历史上行之有效的英语教材中获得什么经验?


11)如何帮助教师更好地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把现有教材用好和教好?


12)如何鼓励教师使用新教材并帮助他们从中获益?


13)如何评价教材对学习者学习和使用目的语是否有效?效果如何?


14)如何立足本土加强高水平的教材分析、评价,使用等方面的实证研究?


15)如何使我国的外语教材建设成果及其相关研究走向世界?


6. 结语

外语教材研究是外语教育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科建设意义重大(王文斌 李民,2017)。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全国高校英语教师实施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高校英语教师对教材本体、教材使用、教材培训、教材研究总体态度积极,但对教材本体的认可度最低;2)高校本科英语教材本身存在的问题涉及教材的内容设计、编写原则、育人理念及物理形态,其中教材的内容设计、编写原则等问题尤为明显;3)教材的难度与容量不当、输入材料主题与体裁缺乏多样性、选材的时代性与趣味性不强、中华文化融入不足、练习活动设计不够多元、配套资源不足且质量不高,是目前本科英语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追问诸种问题,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高校英语教材建设和研究。


本文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数量多,涉及范围广,样本的代表性较强,可以整体反映高校正在使用的本科英语教材存在的共性问题,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基于问卷调查,虽然也有质性数据,但仅仅是教师在开放性问题中所填写的回答,这种文本回答比较简练,因此,在相关问题的深度探讨方面有待通过访谈等质性数据进行进一步探究。由于教材选用的节奏往往滞后于编写出版,本文所反映的问题仅涉及高校目前正在使用的英语教材,未能反映最新编写出版的教材状况,部分问题在新版教材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解决。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对教材使用、教材培训、教材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探讨。


注:本文选自《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年第1期第65—75页。由于篇幅所限,参考文献及注释已省略。


作者简介:

张虹,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


李会钦,博士生,研究方向:外语教育,教材研究。


何晓燕,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发展与教育。


相关阅读

刊讯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年第1期目录及部分摘要


【声明】感谢《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493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