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沙,凭什么?

长平 决策杂志 2023-10-11

提到长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人手一杯的茶颜悦色、是游客必去打卡的橘子洲?还是一台设备卖成全球冠军的三一集团?

    

如今的长沙印象、长沙气质,被注入了新内容,“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正成为长沙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这一切还要从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说起。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会上提出,努力把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作为湖南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的第四项标志性工程。


从网红城市到制造强市,再到科创城市,这中间隐藏着什么样的城市发展逻辑?长沙又凭什么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9月1日,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在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举行。



9月1日,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在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举行,40个重大项目现场集中揭牌、签约或开工。与长沙以往每个季度都会举行的产业项目集中开工、竣工仪式不同,这次亮相的项目几乎是清一色的研发项目,含“研”量极高。放眼全国,“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先是语言学话语体系的一次创新,其次也是长沙对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一次全新定义,暂无国内其他城市提出过一样的目标。长沙为何提出这个战略目标?“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长沙发展的长远之计、战略之举、现实之需。”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在一次院士专家企业家座谈会上,重申了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重要意义。首先,这是长沙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的有效实践。早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并为湖南擘画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作为省会,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持续放大强大的创新基因、丰富的科教资源、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和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等比较优势,是助力湖南打造“三个高地”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其次,这是长沙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必然之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事实上,在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依靠大规模投资来拉动高增长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土地、人口等资源瓶颈日益明显。长沙亟需把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是长沙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长沙长远发展的关键一仗。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土地市场成交建筑面积、成交金额较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7%、31%。土地成交建筑面积TOP20城市中,有12个城市的成交量相比去年有所减少,长沙就在其中。再次,这是长沙科技创新实力在全球攀高进位的有力途径。根据《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报告,中国共有19个城市(都市圈)跻身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行列,长沙首次进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视野。虽然长沙进入全球百强之列,但和排名第一矩阵的旧金山-圣何塞(硅谷)、纽约、波士顿等城市相比,长沙还需狂飙努力。最后,这是长沙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新质生产力不同于传统生产力,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长沙目前的产业体系来看,五大制造业千亿产业中,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食品(含烟草)等千亿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规模庞大。

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产业,在长沙正步入大规模产业化商业化应用阶段,亟需一个“牵引力”来壮大规模和提升实力。




长沙提出这个目标后,不少人也在质疑,相比北上广深,长沙科技综合实力并不出众,长沙的底气在哪里?底气来自长沙强大的产业基础。论产业,长沙在中西部的名号响当当,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智能制造之城”“中国芯片设计第四城”。尤其是工程机械,拥有全球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全球工程机械50强制造商中,长沙就有5家,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储能材料也都成为千亿产业。近年来最为火爆的数字经济,长沙也不遑多让,总量突破4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以上,占GDP比重达29.6%。底气来自长沙深厚的科创底蕴。一直以来,长沙就有“敢为天下先”的基因,尤其是高校创新资源,放眼全国也可扳一下手腕。目前,长沙拥有高校58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4所,“985”“211”院校数量分居全国第三、并列第七;拥有独立科研机构99家。近些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爆炸式增长,中南大学成了“网红名校”、锂电池行业的“黄埔军校”。业内流传一个说法,全国锂电池企业中,70%的研发人员出自中南大学。像熟知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容百科技创始人白厚善、镍氢动力电池科力远集团董事长钟发平、鹏辉能源创始人夏信德、动力电池回收龙头格林美创始人许开华等企业家,都有着同一个母校——中南大学。底气来自长沙积攒的宝贵人才资源。国内每座城市都清楚,人才是第一资源。那么,长沙在国内城市纷纷加入的“抢人大战”中,有着怎样的独特打法?政策是独门诀窍。2017年以来,长沙出台了从高端人才到基础人才,从国内人才到国际人才的全覆盖,全方位的政策体系,并成为最大的赢家之一。过去十年,长沙吸引人口净流入302万人,80%都是年轻人。2022年,长沙超过北上广深,成为全国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目前,长沙人才总量达302万,人才吸引力居全国十强。底气来自长沙积累的庞大创新家底。当前,长沙各界已经形成共识,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是核心支撑和重要力量。长沙高校院所资源不再赘述,科创企业这方面,长沙的也是实力满满。据统计,截至目前,长沙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58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9.6%,位居中部第一。

科创企业的实力不容小觑。2012年以来,长沙累计获国家科技奖149项,其中主持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近两年获奖数均位列全国创新型城市前四名。




从首次提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这个概念,到首开式举行,从一个构想到一项实质性举措,长沙前后只用了74天。如此速度,说明长沙愿望迫切、行动有力。6月15日起,长沙成立专班,分4组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调研,面向企业、湘商、校友、高校院所等发放3500多份调查问卷,组织多场座谈会,还专门听取院士、专家、企业家代表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湖南也为长沙确定了一个战略定位: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就是要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怎么让夙愿成真?8月,长沙出台《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配套印发了《长沙市加快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顶层设计上高规格、高级别、高投入来推动。要实现这一目标,长沙分三步走:2025年,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2030年,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初步建成;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也提出了一些量化指标来呈现: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在13%以上;各类创新平台26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领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五类研发企业(中心)200家以上;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等。“任务书”“时间表”都已制定,长沙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实施意见》中透露了七大工程,包括研发企业(中心)集聚工程、战略平台支撑工程、创新能级提升工程、产业集群赋能工程、成果转化增效工程、科技人才强基工程和创新环境优化工程。仔细看“七大工程”,我们会发现,既有有效之策,也有创新之举,突出了平台引领、产业赋能、成果转化、人才集聚、生态优化等重点工作,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强。《若干政策》中的力度和尺度也都超越过往政策。比如,为集聚研发企业(中心),对在长沙落地的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长沙按“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0亿元支持,并按每年研发投入增量部分的10%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单个企业最高10亿元”,这一项即使放在北上广深,也很难有这样的雄心和魄力。

如此大格局、大手笔、大气魄,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已是势在必得!


-- END --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家都在读
1、合肥为什么要建一座世界最大城市公园?2、安徽这块“高地”凭什么能?3、中央社会工作部巡回督导组公开亮相4、全文!中办国办印发重要改革方案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